工作经验—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点
溜溜图集分享站好久没有和大家分享工作经验和工程经验了,算起来也有半个月了,最近都是只更新了其他版块的内容。今天和大家来谈谈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点,希望大家喜欢。
首先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?在之前分享的规范GB 50496-201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解答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翻看规范栏目查看之前的文章。
那么我下面来具体谈谈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,首先我们要分析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控制关键点在哪里,哪里是它的薄弱点,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?
站长认为最最关键点就是温控措施,温度是导致大体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,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厚实,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大,混凝土的量也大,施工过程中造成大量的水化热,容易造成结构构件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温差较大,一旦这个温差超过了规范允许的范围,就会使混凝土构件产生温度裂缝,一般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,例如造成底板渗漏水的质量问题,更有甚者影响结构安全,所以这个大体积的温控是非常关键的。
因此,我们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就要从这个温度入手,主要是这个内外的温度差,温度差一旦超过界限就会使混凝土产生变形开裂,所以严控这个温度!
下面我们,来分析一下这温度的问题,下图是混凝土的时间与温度的相关曲线:
在A这个阶段,大体积混凝土进入模板后,产生大量的水化热,混凝土的内部温度逐渐升高,然后混凝土就会开始慢慢的产生强度。
在B这个阶段,水化热的反应过程完成了,大体积混凝土从最高温度快速的往下降,这个阶段混凝土内部产生热量的能源消失了。
在C这个阶段,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与外界的环境温度,逐步相接近。此时一定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。
因此,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及降低的过程中,施工时需要重点控制的就是A阶段的“顶点”及B阶段的“下降速率,即斜率”。因为A阶段的最高点就是温度最高点,这个时候如果这个最高点与外界的环境温差过大,就是造成质量问题,B阶段的“下降速率,即斜率”就是规范要求的降温速率,同样也不能超过规范规定的降温速率,否则也会出问题的。这样分析讲解大家应该能够很直观的理解了。
另外一个重点控制的地方就是裂缝的控制,控制住了裂缝就成功。
站长认为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点:
第一点:保温、保湿、养护。这就是用来控制温度的降低速率及A阶段的内外温差控制,这种措施可以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度以内,同时避免混凝土的外表问题快速接近环境温度。
第二点: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、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水管。快速降低A阶段中的顶点温度。
我们从上图中可以看出,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如果不设置冷却水管进行降温的话,混凝土的中心部位的温度会非常的高,产生的大量水化热无法释放,势必会造成内外温差过大,进而产生不利影响,而下面一张图为设置冷却水管后的温度分析,此时温度最高的地方不在混凝土的内部了,是由于我们采用循环的冷却水将大量的水化热带走了,内外温差等到了有效的控制,而图上显示的外表面温度高主要是由于阳光照射产生的,对混凝土不会产生较多的影响。
最后一个关键控制点就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控制了,主要有以下几点:
第一点: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必须进行分层分段浇筑,分层分段的主要作用也是为了逐层释放混凝土浇筑后产生的水化热。
第二点:设置相应的变形缝、后浇带,不光是可以用来释放水化热,还能给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预留相应的变形空间,保障混凝土不因变形而产生挤压破坏。,
第三点:可以采用跳仓法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,原理类似上面的第二点。
最后一点是: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,对于大体积来说养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温和保湿,保温保湿养护的时间不宜短于14天。